黃賓虹先生在《古印概論》中說道:“
壽山石起源于元明之間。最初寺僧見其石有五色、晶瑩如玉,琢為牟尼珠串,云游四方,好事者以其可鋟可刻,用以制印?!?
2006年6月10日,中國之一個“文化遺產(chǎn)日”,國務院公布了之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壽山石雕被列入其中。8天后,央視10套《探索發(fā)現(xiàn)》欄目每晚黃金時間連續(xù)播出六集電視紀錄片《中國壽山石》,這也是之一部以非商業(yè)角度拍攝的關于壽山石的專題片。從此,在無數(shù)人的腦海中,壽山石從一個詞匯變成了一個鮮活而充滿神秘感的形象。
壽山石雕被列入“非遺”名錄,可謂實至名歸。對于非物質文化,人們往往把關注點集中于藝人師徒間口傳心授的技藝傳承。然而,對于壽山石雕這樣一個特殊的文化現(xiàn)象來說,雕刻并非其全部,僅僅將其定位為一種民間技藝顯然有失褊狹。實際上,壽山石雕是一個復雜的載體,從它身上可以折射出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許多信息,諸如對自然美的發(fā)現(xiàn),在工藝演進過程中文人的介入和引導,由賞石把玩發(fā)展而來的審美游戲以及由此產(chǎn)生的高級微妙的品鑒趣味等等。更重要的是,壽山石作為一種印材,與篆刻及書畫藝術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(lián)。所以,不論從收藏的角度,還是從傳統(tǒng)藝術保護與發(fā)揚的角度,對壽山石雕進行文化上的返本溯源,都是很有意義的。
天工靈秀之發(fā)現(xiàn)
歷代吟誦壽山石的詩詞層出不窮,清人查慎行的“天譴瑰寶生閩中”,可能是被人引用最多的名句之一。
這些所謂的“好事者”,不是別的什么人,而是一個文人和書畫家的群體。他們與壽山、青田等“花乳石”的“驚鴻一瞥”,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緣,篆刻藝術由此再獲生機,進入“石章時代”,波瀾壯闊異彩紛呈的明清流派印也由此產(chǎn)生。所以,壽山石的本質,是一種印材。壽山石雕發(fā)軔于制鈕,它的本質,是一種服務于文人、為文人所欣賞、乃至文人參與其中的“文人化”的藝術。
壽山石除了柔而易攻、通靈潤澤之外,變幻莫測的色彩與紋理,更是其魅力之所在。
蘇軾在《答李端叔書》中說,“木有癭,石有暈,犀有通,以取妍于人,皆物之病也”。然而,“物之病”卻能“取妍于人”,讓欣賞者“以之為美”,這種美的根源不在“物”,而在于“人”,在于一雙審美的眼睛。壽山石的真正發(fā)現(xiàn)者是文人,這句話應該是站得住腳的。對于壽山石的天工靈秀、自然之美,金石書畫家潘主蘭先生曾評價道:“如斯尤物,迥非筆墨能盡其名狀?!钡窨趟囆g之流變
壽山石雕與其他造型藝術的更大區(qū)別就在于,繪畫、雕塑面對的材料是一致的,或可選擇的,允許創(chuàng)作者自由發(fā)揮。而壽山石雕面對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獨特的,是有生命的,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價值。所以,“察顏觀色”、“循石造型”是壽山石雕的精神所在,以石為本、天人合一乃更高境界。這就給壽山石雕的創(chuàng)意設計增加了很大的難度,相當于“戴著鐐銬跳舞”。
對每一塊材料的創(chuàng)意構思,不僅決定了石頭的命運和作品的審美高度,同時也折射出創(chuàng)作者的文化修養(yǎng)、境界和想象力。造化天工與文心文眼的不期而遇,成就了壽山石雕的藝術高度。
清代是壽山石雕獲得長足發(fā)展的時期。故宮收藏的1500多件壽山石作品,其中大多數(shù)就是作為當時的福建地方貢品送京的??滴跄觊g,楊玉璇、周尚均藝冠一時,成為清代壽山石文化昌盛之標志。同治年間,潘玉茂、林謙培繼承楊、周之法,各自發(fā)展形成了“西門派”與“東門派”兩大雕刻流派,對后世影響深遠?!皷|門派”講求造型偉岸,善取巧色,刀法矯健,作品玲瓏剔透,精巧華麗,雅俗共賞;“西門派”注重因材施藝,巧掩瑕疵,刀法圓順,作品古樸簡練,追求傳神意韻。值得大書一筆的,是“西門派”薄意大師林清卿。薄意乃壽山石雕刻獨有的一種技法,將中國畫的筆墨傳統(tǒng)運用到石雕中來。林清卿的一方薄意,就是一幅立體的畫,既有筆墨韻味,又富金石雅趣。
建國后,壽山石雕得到恢復與發(fā)展,1955年成立“壽山石刻小組”,后來發(fā)展為“福州工藝石雕廠”、“福州雕刻廠”、“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”。工廠使各流派藝人匯集一起,互相交流,取長補短,雕刻技藝日新月異,造就出郭功森、周寶庭、王雷霆、馮久和、林亨云、郭懋介等一代大師,他們各有專擅,創(chuàng)作了許多具有時代精神的好作品。
從60年代直至近年,陸續(xù)從美術院校畢業(yè)的學生,以現(xiàn)代審美理念,為石雕界注入新鮮的血液,形成很大的突破。他們的作品題材新穎,想象豐富,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,并提示出壽山石雕這一傳統(tǒng)藝術在當下仍具有的蓬勃生機和無限可能性。
品鑒文化之積淀
悠久深厚的收藏、把玩、品鑒傳統(tǒng),是壽山石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。
壽山石歷來為文人雅士所賞識,留下了眾多美文佳句。南宋名士、朱熹之婿黃干多次游覽壽山,并寫下了“石為文多招斧??,寺因野燒轉?苫?。侍m淙偃璨蛔憬希?日暮天寒山路長”這樣深沉而包含哲理的詩句。從李贄、袁枚,到林則徐、陳寶琛,再到徐悲鴻、郁達夫……壽山石文化,總是與一長串文人的名字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1667年,福建侯官學人高兆自江左回鄉(xiāng),發(fā)現(xiàn)家鄉(xiāng)友人們“懷瑾握瑜,窮日達旦,講論辨識”,這種現(xiàn)象引起了他的關注,也讓他對壽山石產(chǎn)生極大的興趣,“心目既蕩,嗜好為移”。他先后從10多位友人處借回140多枚壽山印石,進行研究分析,第二年寫出了壽山石文化史上的之一部專著――《觀石錄》,這本書介紹了各類壽山石的形、色、質和辨識要領,記載了清初石雕的部分技法,為壽山石雕留下了寶貴的資料。
20年之后,浙江蕭山著名文人毛奇齡客居福州開元寺,也成為壽山石的收藏家和鑒賞家。他對自己收藏的壽山石進行研究,寫出了壽山石文化的第二部專著《后觀石錄》?!逗笥^石錄》的更大貢獻,是在歷史上之一次提出了“田坑為之一,水坑次之,山坑又次之”的壽山石分類法,為后人確立了品石的標準。
《觀石錄》和《后觀石錄》這兩本書,反映了文人的介入,對壽山石的文化提升和品鑒風氣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舊日福州西門外鳳尾鄉(xiāng)一帶,常有店鋪出售以印章和小品為主的壽山石雕,專供鑒賞家、書畫家們收藏、玩賞和使用,故作品中帶有儒雅的文人味,此地也成為“西門派”的發(fā)源地。自清以來,福州閩浙總督衙門前的一條街――總督后街,便成了專賣“西門派”石雕及其他古董工藝品的禮品街。
從總督后一條街,到今天福州一座城內(nèi)擁有八個壽山石專業(yè)市場、數(shù)千家店鋪,加上分布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壽山石商家,從業(yè)人員以10萬計,反映出壽山石行業(yè)的空前繁榮。在這個過程中,改革開放以來的臺灣、東南亞收藏家功不可沒,他們執(zhí)著的收藏行為,直接推動了壽山石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近年來,隨著大陸收藏熱的興起和購買力的提高,出現(xiàn)了壽山石從海外回流的現(xiàn)象。
“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從帝王將相、文人雅士的掌中之物,到親近庶民百姓,這是壽山石文化傳播的必然要求。